查看原文
其他

吉州“窑变”

左云凤 肖振华 当代江西 2023-12-14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跨越千年,吉州窑走过了怎样一段历史?如今的吉州窑,正以全新的姿态,演绎着时代传奇。


近日,一场文旅消费季在吉州窑景区遗址公园盛大开幕,第五届龙窑柴烧开窑活动、首届电音泼水季、夜场灯光秀等一系列文旅活动赚足了眼球。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一座极负盛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创烧于晚唐,极盛于南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现存晚唐至宋元时期的古窑包遗址共24座,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窑包遗址群之一。

跨越千年,吉州窑走过了怎样一段历史?今天,它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蝶变?

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赣江中游西岸,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古镇伫立千年。历史上陶瓷业的兴盛,造就了古镇的繁华。

这块由赣江与禾水交汇冲积而成的平畴地带,千年之前叫“东昌”。东昌自设县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存续到隋唐。631年,东昌县并入庐陵县。

历经432年之久的东昌并未就此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是凭借陶瓷发展演变为江南一大重镇——永和镇。

发展到宋代时,永和镇已是“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繁华之地,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并称为“天下三镇”。

时间倒回至五代时期,当地百姓一边耕作一边制陶,渐渐地民窑兴起。随着北方窑工大量南迁,到了宋景德年间,便设立了镇市,设置了专门的陶瓷管理机构。

明代成书的《东昌志》记载着两宋时这里的盛况:“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在吉州窑博物馆里,陈列着复原的宋代永和镇街巷模型。

宋元时期,这是一座拥有“三市六街七十二花巷”的繁庶市镇,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能工巧匠们博采众长,“永和窑”日益壮大、发展、成熟,最终形成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型民间窑场——吉州窑。

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间窑场之一,它没有官窑景德镇这般名气,却也闪耀辉映了两宋、元代六百余年,创造了以黑釉为主,以剪纸贴花、木叶纹、窑变等为装饰的独特工艺。

吉州窑器物木叶天目盏。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吉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当数堪可盈手的黑釉贴叶盏,也就是俗称的“木叶天目盏”,这是南宋时期吉州窑所独有的杰作。提起木叶天目盏,还得从一片叶子说起。

相传,1000多年前,一位窑工在烧制黑釉盏时,不慎将一片落叶置入其中,当时窑工并未察觉,经历高温炙热的叶子在乌黑油亮的茶盏内变成了一片灼灼其华的“金叶”,这个无意之举给了当地窑工无尽的遐想。

从此,木叶天目盏便应运而生。

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飘零的桑叶,就成了制作木叶天目盏的首选。

贴入天然桑叶的瓷坯,经过1200多度的高温烧制,叶灰脱落,美丽的纹路、形体、脉络完整地保留在了茶盏上。

盏中叶或平铺舒展,或身躯曲卷,一盏一叶横卧盏腹,一盏多叶爬上盏口,在深邃的盏壁之上闪烁。当茶水注入,木叶犹如在水中飘荡,若沉若浮,书写着“一叶飘空天似水”的禅意。

除了“木叶天目盏”外,青白釉瓷、绿釉刻花瓷枕、剪纸贴花瓷、兔毫盏等器具,同样是吉州窑窑工们推陈出新的智慧结晶。

在吉州窑博物馆内,一件北宋红绿釉印花纹盏和北宋素胎高座莲花佛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北宋红绿釉印花纹盏采用北方定窑印花的装饰手法,伴有罕见的窑变,原本施的绿釉只能窑变出黄色,但是这件盏却窑变成红色,而素胎高座莲花佛像,胎体表面未施任何釉,历经千年却无开裂迹象。”

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当时吉州窑高超的制瓷工艺。

“一窑生,一窑死。”这一件件旷世杰作从古窑遗址里走出,走进了新时代。

在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24座古窑包星罗棋布,占地面积达8万余立方米,体积超过72万立方米。其中茅庵岭龙窑遗址是最震撼、最集中、最壮观,也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宽、保存最完整的龙窑窑炉遗迹之一。它的发掘,为陶瓷工作者研究我国南方地区窑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些在道路两旁微耸的小山包,看似不起眼,却在旺盛的中国陶瓷窑火中,点燃熊熊烈火,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修复提升后的吉州窑。

永和镇,因水而兴,因火而旺。经济的发达必然促进文化的发达。古书有言:“谈吉安之盛,萃在庐陵。谈庐陵之盛,萃在永和。”由此可见,当时的永和在庐陵地区的非凡地位。

人文上,这里养育了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活字印刷的亲手实践者周必大;吸引了苏东坡、杨万里、文天祥、胡铨、黄庭坚等文化巨匠驻足流连。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在江对面眺望,留下“江左有市曰永和”的记载。

除此之外,还涌现出舒翁、舒娇等一大批优秀的制瓷大师。舒翁、舒娇这对父女更是创造出与传说中的“哥窑”相媲美的器物。

这些文人雅士、制瓷名匠深深植入到当地人的记忆中,成为集体意识的骄傲。

地理上,古东昌内亭台楼阁,祠宗寺塔等名胜古迹有40处之多,最负盛名的,当数本觉寺塔、凤冈精舍、丞相读书台、东坡井、金钱池等“东昌十五景”。

遥想当年吉州窑辟坊街巷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的盛况。或许一条“宋街”还能窥探旧日繁华。

这条长1800米的仿古步行街,两旁是38栋赣中仿宋民居风格的民房,里面不仅可以买到各类精美的瓷器,还能尝到永和本地特色美食。

一到重大节日,便有油纸伞制作、剪纸、吹糖人、糖画等非物质文化展示。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为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州窑因窑火而生生不息,又坐拥赣江这条黄金水道,水运极为便利。丹砂渡码头,是旧时吉州窑陶瓷的集散地,因供船停泊、摆渡,成为吉州窑通向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全世界的起点,吉州窑因此“器走天下”。

吉州窑景区宋街一角。

往事越千年。走过1200多年历史烟云,如今的吉州窑,正以全新的姿态,演绎着时代传奇。

2001年,吉州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其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又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景区内,还可以体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这“宋时四雅”。

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吉州窑景区“古色”品牌与井冈山红色品牌交相呼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态势。通过引入多元化运营主体,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古窑绽放出强劲活力。

2018年底,吉州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人们发现,如今的吉州窑更好玩了。徜徉宋街,与古镇千年繁华来一次浪漫邂逅;漫步古村落,听一听时光深处的喃喃自语。

在这里,逛谷雨诗会、看民俗表演、赏陶艺大赛……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点缀着四季的吉州窑。今年1月至7月,吉州窑景区接待游客达近50万人次。

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行走在吉州窑千年匣钵古道上,吹着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前世,古东昌创造了辉煌历史;今生,吉州窑必将铸就璀璨未来。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小小荸荠如何成致富“香饽饽”
一颗辣椒的翻身记
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油画《井冈山会师》创作的背后
亚运会的“中国范”
党群会客厅,把氛围感拉满
浮梁茶何以香飘千年
文物回家之路为何那么难
年轻人缘何爱上新中式养生
一根翠竹何以撑起亿元产业
江西维A水稻诞生记

县域经济如何更“经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